尊敬的李蒙副主席:
2018年是山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山东全省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要求,雷厉风行抓落实,快干实干促发展,全省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好形势下,也存在不少影响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障碍,除了过去常讲的行政审批繁琐、融资渠道不畅、税费负担过重等老问题之外,企业造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三角债、做假账、假数字、假政绩、偷税漏税等现象也非常严重。给地方就业、税收造成巨大损失,对营造和谐稳定的投资环境造成极大伤害,因为企业不守信用,不守承诺,还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案例省略
综上所述,我们形成了 关于“如何完善企业诚信体系、促进山东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二条建议。现呈上,请阅示。
弘扬诚信之风,建设诚信社会,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企业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企业作为信用的载体,是市场交易活动中重复博弈机制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企业诚信经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忠实履行各种契约的承诺,以体现自身的信用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持久发展的管理活动过程。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从社会获取各种资源,社会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在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要为社会创造财富。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强,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既享有其权利也无疑应承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企业是社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的角度讲,企业诚信经营的涵义已远远突破了在市场交易活动中诚实守信的狭义概念,而外延拓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遵循的企业伦理及其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是指,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而贡献于自身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具体而言,包括企业在创造利润为投资者诚信负责的同时,必须对员工对合作伙伴、对社会、对环境负责,如遵守商业道德、重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行清洁生产、节约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等等。
从对履行契约的承诺到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是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对企业存在的价值对经济发展的途径以及对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在认识论上的飞跃与发展,进而使企业伦理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对愈益突显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资源、环境的冲突与矛盾,诚信道德与企业伦理对经济及其社会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具有法律调控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对履行契约的承诺到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也是社会价值观,或者说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升华,而文化根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心理底蕴和价值基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诚信源于又高于一般的道德准则。正如著名的经济伦理学教授理查德•狄乔治所说:“诚信行为既指按自己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来行动,又指按伦理道德所要求的规范来强制自己。”
二、构建企业诚信经营体系的对策
(一)、政府对策
1 、建立企业诚信状况公开发布制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建立企业诚信状况公开发布制度,公开发布企业诚信状况有利于企业和消费者进行甄别选择。由公安、法院、银行、税务、工商、经信委等部门合作,开展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并且采用红黑榜两种形式,定期在大众媒体上,特别是在政府的权威互联网站向社会公开。红榜公布诚信水准高的企业的名单及其诚信等级,黑榜则公布信用水准低于一定标准的企业名单和存在的问题。
2、 建立社会征信服务体系。征信是查证代理人信用状况或验证自身信用水平的行为总称。征信服务,一方面通过查证代理人既往的信用状况,使委托人充分了解代理人的诚信表现,降低市场的风险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地自我诊断及时发现诚信弱点,重新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
3、建立诚信信息网络公开系统。第一,建立“企业诚信等级评价”。建立一个综合的公共性的“企业诚信等级评价网”,既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更有利于让中外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的资信信息。企业一旦有违反诚信的情况,即可公之于众。这样,必将大大加强企业的行为自律。第二,建立行业诚信信息网,由地区性的行业协会来建立公布行业内各企业信用状况,让行业成员共同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既是纠正行业作风不正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行业诚信发展的有效途径。
4、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彻底割断政府的行政权力与市场之问的联系,特别是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坚持透明度原则,行政权力的形式应当有明确和详细的规定,避免任意性和用这些权力来干涉企业。
5、健全法律制度,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努力弥补市场经济秩序上的漏洞,依靠法律的力量,把规范市场经济上升为法律行为,严厉打击一切失信行为,公正且快速裁决案件,保护企业、投资者和消费者正当的权益。采取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相结合的方式,对严重“失信”企业定期进行曝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努力营造一个摒弃丑恶,弘扬正气的氛围,促使企业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企业对策
1、树立全员诚信意识,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抓好舆论宣传,增强企业信用建设的良好氛围。诚信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观念。观念的确立是行为的基础。因此,企业的行为最直接的支配因素是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因此,要建立企业诚信首要的工作就是确立诚信的道德理念。通过在企业内部加强诚信的宣传教育,丰富职工的诚信知识,提高他们经营的诚信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另外,诚信教育的内容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而设计,最好能够通过案例的形式告诉职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企业要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并纳入到企业远景和战略发展目标中。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企业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2、建立企业诚信管理制度,使诚信建设规范化。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 建立有效的诚信建设管理组织架构,已成为企业领导层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企业设立相关的企业诚信管理机构或协调机构,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结合实际和灵活性原则、集中管理和全员参与原则、权责明确原则、信息畅通原则、诚信日常性原则。企业内部的一切文件、制度、承诺都是诚信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准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潜移默化了每一位员工的精神和方向。诚信建设活动必须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相结合,企业内部应建立专门的诚信管理部门把诚信建设的理念准则等形成文件,使企业的诚信管理工作既有专人负责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在企业内部建立诚信奖惩制度根据管理者和职工的诚信业绩、诚信行为和诚信信仰提拔和奖励管理者和职工,当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违反诚信准则并给企业形象和企业利益带来损害时,必须给予必要的处罚,决不能姑息迁就。
3、加强监督工作,保障企业内部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诚信责任监督管理系统,把企业诚信全方位地责任分解,层层落实诚信责任,做到环环紧扣、环环相套、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确保形成诚信责任链,保证内部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成功的企业经验证明:5%在战略,95%在执行。在当前企业诚信建设中,只有通过执行制度来实现有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才是诚信建设的根本意义所在。考核评估是企业诚信体系构建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断总结企业诚信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不断持续改进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依据,是推动企业诚信良性提升的不竭动力。进行内外部现状评估,为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完善企业诚信体系,企业有必要对自身已开展的诚信建设状况进行梳理,及内部诊断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诚信建设政策,以指导企业更加系统、规范、有效地推动诚信建设工作。
(三)、社会对策
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等行业自律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协会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逐渐成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企业信用交易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通过准确界定行业协会的职能、增强其独立性,以及给予行业协会必要的支持和规范,为行业内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2、建立社会诚信监督机制,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监督。首先,通过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信用等级评价机构体系,以及制定科学的、具有广泛覆盖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行业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其次,通过媒体曝光和大众舆论,给企业施加压力,实现社会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再次,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诚信建设中的作用,政府除了履行提供规则、维护诚信秩序的职能之外,还承担着在政策推动、市场准入、运营监管、基础设施建设、价值引导等方面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的角色,在自己对企业诚信建设严密监督的情况下,督促中介机构、大众媒体等组织加强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不给企业可乘之机。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明确了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在国家与社会的建设和个人发展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诚信是公民道德的根基,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所以构建良好的企业诚信水平,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我们坚信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山东全省上上下下全方面的不懈努力下,山东企业的诚信建设会越来越好,山东的投资、创业、创新环境必将更加完善,山东的经济将会更好更快地蓬勃发展。